枣庄抗战老兵邵性运:一串蚂蚱里的烽火青春
2025-07-24 11:41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刘潇繁 田甜 王楚 枣庄报道
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桃山村的盛夏,翠绿的山楂已经挂满枝头,花椒树的清香漫过整洁的村道。96岁的邵性运坐在木椅上,布满皱纹的手抚过一个个军功章,80年前那个揣着情报、提着蚂蚱串的少年身影,在记忆里愈发清晰。


烽火少年——15岁的勇敢信使
1944年的鲁南大地,日军的铁蹄踏碎了山村的宁静。“看见柴火就烧,房子都不放过。”邵性运至今记得,13岁那年,他们14个放牛娃在徐庄镇半山湾村的山上,攥着拳头立下当兵的誓言。这群少年,被地下工作者秘密考察七日后,12人获准加入鲁南军区,个子最矮的邵性运差点因“年纪太小”被劝返。“我哭着不肯走,跟领导说‘伙伴们都留下了,我也能行’。”最终,警备营21团3营教导员孟永年把他留在身边当勤务员,天一黑就带着他穿梭在黑峪根据地的山路上。
15岁那年的深夜,孟永年交给邵性运一个生死任务——往桑村送紧急情报。他把信件夹在用高粱杆混着麦秸的“蚂蚱拍”里,手里还提着一串刚逮的蚂蚱,这是战乱年月最不起眼的“伪装”。从徐庄黑峪到桑村,60多里的山路全靠双脚丈量,少年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过露水,裤脚被荆棘划破也浑然不觉。天蒙蒙亮时,他一瘸一拐地摸到桑村西头的接头茶馆,腿肚子早已累的转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