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项指标超预期,“十四五”期间聊城经济社会发展向新向好
2025-07-25 09:00 大众网
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13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成功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能源结构持续调整,26台小煤电机组陆续关停退出,信发集团#7#8#9机组、祥光热电联产项目等历史遗留问题一揽子解决,大容量、环保型煤电机组发挥了能源保供主力军作用;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新增350万千瓦风电项目,光伏和生物质发电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0%,新能源发电增加了58亿度。“十四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2%,单位GDP水耗累计下降31%,空气质量指数下降14.74%,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45天,较2020年增长22天。
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以来,茌平撤县设区,新设高铁新区并加快建设,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稳步实施,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和过街天桥,水城颜值有了新提升,今年5月,我市成功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城市文明建设迈入新阶段。坚持“三生共融、四宜共美”抓乡村振兴,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89.2万亩,建成“吨半粮”产能区72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二连丰”,持续打响“聊城新三宝”等特色品牌,“莘县蔬菜”入选最具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建成“沿黄九品”“画乡鲤都”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平原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城市加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