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花马池:千年盐海的岁月华章与时代新篇
2025-07-31 14:27 中国日报网
冬天悄然来临,花马养得膘肥体壮。一日清晨,天空飘洒着雪花,湖面已然结冰。花马一声长嘶,刹那间,湖面冰层轰然裂开,湖水汹涌翻涌。花马纵身跃入湖中,随后水浪渐渐平息,湖面又重新结上了白花花的冰层。自那以后,花马便再未现身,而水湖却神奇地变成了盐池,湖水天然结晶成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人们便将这个大盐池命名为花马池,在池边修筑的城,也顺理成章地叫作花马池城。这个传说,不仅饱含着定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更体现出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心。
花马池,这座距定边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盐湖,拥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采盐历史,堪称一位生动的历史变迁记录者。回溯到秦汉时期,这片盐湖便初显价值,人们惊觉其蕴含的宝藏,开启了最初的采盐征程。岁月悠悠,花马池的盐业如破土春笋,茁壮成长。至唐代,这里已然发展为举足轻重的食盐产地,所产之盐凭借上乘品质,源源不断地供应周边地区,为民生所需添砖加瓦。
明代,无疑是花马池盐业发展的黄金巅峰。彼时,朝廷高度重视,在花马池专门设立盐政机构,精心管理盐业的生产与销售。这里产出的食盐,颗粒饱满硕大、色泽青润、味道醇厚,品质出类拔萃。其销售范围极为广泛,不仅满足陕北、关中地区的需求,更远销至宁夏、甘肃等地,成为当时经济流通中的重要一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天顺、正德年间,花马池的盐竟能与矫健的西夏马进行等价交换,“花马池”之名也正是由此而来。这段独特的历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花马池在当时经济交流中的核心地位,也彰显了其盐业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