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热映唤起市民“寻根热”,南京市档案馆:近期查档人数暴增
2025-07-31 19:09 上游新闻
随着电影《南京照相馆》的热映,南京市民近期掀起一股家族户籍档案的“寻根热”。“我第一次看到爷爷十几岁的样子”“我太爷爷就是当年的幸存者……”一张户籍卡、一张相片成为跨越时空的血脉印证,不少市民通过查档目睹了从未见过的祖辈影像。
31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从南京市档案馆获悉,自该电影上映后,民国(时期)档案查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太多人来查了,我们建议市民先确定好被查人的两条基础信息,以提高查询效率。”
杨思娴查询到的爷爷和太爷爷的民国档案。受访者杨思娴供图
“这是我太爷爷杨宗禄,这是我爷爷杨世森!”28岁的南京市民杨思娴颤抖着指尖,轻触着两张户籍卡。80年前的登记照,照片上的青年梳着整齐的寸头,眼神清亮;另一张户籍卡上的职业用娟秀的小楷标注:电灯匠;出生日期写着:民国前20年(1892年)。
清晰度远超想象的照片和毛笔手写的户籍登记信息,让杨思娴新奇又激动。她告诉记者,之所以要查档,是她看完《南京照相馆》后发现,电影里吉祥照相馆的原型就在夫子庙附近。“我爷爷住在长生祠,离夫子庙很近。我就想,他们当年会不会也在原型照相馆拍过照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杨思娴查询到了两位祖辈的档案。“这是我第一次看到15岁的爷爷,第一次看到太爷爷。没想到照片这么清楚,当时我瞬间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