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热?专家:户外警惕蚊虫叮咬,避开蚊虫活跃高峰时段
2025-07-31 21:57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洋洋 济南报道
近期,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受到公众持续关注。该病由伊蚊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剧烈关节疼痛。专家表示,防蚊仍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因此,在早晚伊蚊出没高峰时段要当心,以防被叮咬。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增多,蚊虫较为活跃,不管是居家还是出行,都需要警惕蚊虫的叮咬。”山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主任技师刘倜表示,许多传染病可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如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库蚊传播乙脑,按蚊传播疟疾。
刘倜提醒,在户外,要做好以下措施:一是减少高危区域停留。避免在树荫下、草丛、灌木丛等蚊子、蜱虫密集的区域长时间坐卧、玩耍或露营。二是加强个人防护。选择穿着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出入草丛、灌木丛等区域要将裤腿塞进袜子或靴子里,防止蜱虫爬入,避免穿凉鞋、拖鞋。可使用含驱蚊酯的花露水,特殊场景如野外作业时,需佩戴防蚊帽、穿着防蚊服。露营时,帐篷要加装防蚊网,周边喷洒驱蚊药。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提醒,大家尽量错时外出,避开蚊虫活跃高峰时段(日出后2小时,日落前2小时)外出,如需外出,避免到树荫、草丛、积水附近等蚊虫密集区。带宠物(尤其是狗)外出活动回家之前,还要仔细检查宠物身上是否有蜱虫附着,最好用宠物专用梳子梳理毛发。另外,定期为宠物进行体外驱虫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