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丝绸之路文旅交流繁花竞放

2025-08-01 14:18   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 李卫文/图

  5月29日,首列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从千年古都西安始发,行程3668公里,于5月31日晚抵达天山脚下的苹果之城阿拉木图,开启了中哈人文旅游交流的崭新篇章。随着铁轨的延伸,一条跨越2000多年的友谊之路正焕发新的生机。陕西文化闪耀阿拉木图,中哈友谊之花尽情绽放。

  当“青铜遇见金人”

  6月1日晚,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活动开幕式上,西安博物院与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达成文物交流合作。

  6月3日,在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记者见到了著名的伊塞克金人。伊塞克金人出土于1970年,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宝之一。博物馆内,许多当地小学生在这里研学,听讲解员讲述哈萨克斯坦灿烂的历史文化和金人的来历。

  博物馆背后数百米,就是中哈联合考古现场。在伊塞克M8号大墓考古现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丁岩向大家介绍了中哈联合考古发掘进展情况。

  据了解,目前中哈联合考古队已发掘出高台遗址、聚落遗址及多处墓葬,为研究丝路沿线城市变迁、民族融合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中哈间的文化交流在不断深入。

  6月22日至24日,“青铜遇见金人”中哈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阿斯塔纳举办,沉睡的文物成为当代文明交流的使者。

  宝鸡是青铜器之乡。此次宝鸡青铜器跨越山水,走进中亚草原腹地,书写周文化“出海”新篇章。6月24日,由宝鸡市政府主办的“青铜遇见金人”文化市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近千名当地市民驻足别具风格的摊位前,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