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亩均增产70.4斤,山东精准气象服务让种地有了 “科技导航”
2025-08-01 16:13 大众新闻客户端
精准气象服务不仅能增产还能降本。2月中下旬,许多农户抢浇返青水,但泰安市岱岳区岳洋农作物合作社却迟迟没有动作。“2月份市气象局就发了预告,说3月初会下雨,建议农户暂缓浇返青水,没想到真等着了。”合作社负责人薛丽娜说,合作社1300亩小麦,这次按每亩节省40元灌溉费计算,合计减少支出5.2万元。
泰安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工作人员对农民(左三)开展夏玉米七叶期现场农事指导。(邹俊丽 徐祎 摄)
要做到精准服务,离不了科技的加持。“我们目前相关服务均基于格点监测、格点预报资料,精度可达1km×1km,同时结合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制定农事清单,使服务更加精准。”张继波介绍。
“无人机飞防,最难掌握的是作业时机。风向一变,药液就会飘移;温度一高,药液就会蒸发,作业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必须得补喷。而精准农业气象服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朱保美说。乡土丰利合作社理事长甄利军立刻现身说法:“用上县气象局提供推送的喷药窗口期专项预报,我们能在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精准飞防。”他初步核算,一次精准飞防光农药成本就节省了15%,粗略估计每亩农田可节省开支3-5元。 “10亩试验田省下的钱看着不多,但要是推广到我们合作社服务的20万亩地上,效益就很可观了。”
泰安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工作人员在小麦成熟期进行高度测定。(资料图)(邹俊丽 徐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