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异宠”可以宠 但不能随意宠 各类隐患需警惕→

2025-08-04 07:51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安全部今天(4日)发布安全提示,当前,一些追求潮流、猎奇的宠物爱好者,掀起饲养“异宠”的热潮。但“异宠”交易、饲养、救治、弃养等行为潜藏安全风险,关乎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需加以重视。

  关于“异宠”知几何?

  “异宠”是“异域宠物”或“另类宠物”的简称,是指有别于传统猫、狗等宠物之外,被人们当作宠物饲养、观赏和经济利用的外来野生动物,既包括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也包括鸟、兽、两栖、爬行等脊椎动物。

  全球野生动物每年的贸易额逐年增长,涉及数十亿野生动物,人们对“异宠”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我国,“异宠”需求和交易正快速增长,《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饲养“异宠”的人群持续上升;有数据统计,我国已有约1707万人在饲养“异宠”,市场规模逼近百亿元人民币;社交平台上,分享养宠攻略和“盘玩”秘籍的博主比比皆是。

  然而,人类饲养“异宠”的历史普遍较短,对它们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在交易、养殖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疫病传播尚缺乏深入了解和有效对策,容易引发各种潜在风险。

  “异宠”真的“易宠”吗?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加强对“异宠”的管理纳入其中,强调要“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那么,“外来物种”究竟如何定义,又是否等同于“外来入侵物种”呢?让我们一同看看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怎么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