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一瓶水的接力,淄博街头爱心冰柜里的水为啥越喝越多?

2025-08-11 06:39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近日,淄博街头一件“爱心冰柜”的暖心事传为佳话。店主为户外劳动者免费提供瓶装水,结果冰柜里的水非但未减,反而因市民不断自发捐赠而增多。一瓶水的流转,从一个人的善意起步,演变成一群人的爱心接力,生动映射出城市的文明底色。

  看似微小的善举,其背后是互信、和谐的社会土壤,更折射出社会治理的温度与效能。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是城市运转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从遍布各地的“爱心驿站”到开放的“纳凉空间”,围绕户外劳动者的公共服务,正日益精细化、人性化、多元化,切实提升了民生温度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爱心冰柜”的意义,更在于它展现了社会治理中“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活力。党委政府的公共服务搭建了基础平台,而群众的自觉参与则为其注入了澎湃的生命力。在这里,群众不再是治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共建者。市民的每一次捐赠,都是对善意的认同与传递,是将向上向善的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从“出圈”的烧烤到暖心的冰柜,淄博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关键要将人民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在党的领导下同政府一起治理社会、承担责任,把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真正形成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评论员)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