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什么这么甜?——揭秘汪疃苹果的优质基因
2025-08-11 15:29 大众网
“汪疃种植苹果的先天条件得天独厚,这里平均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为苹果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谈及汪疃镇苹果产能与合作规模,王仙林难掩自豪。目前,樱聚瓦已建成年产500万株优质大苗的繁育基地,年产能可达100万株成品大苗、200万株整木,同时还积极开展梨、葡萄等果类的试验试种,不断拓展发展边界。
近年来,汪疃镇在研发创新上紧扣标准化、规范化。该镇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合作,引进40余名国内外苹果生产顶尖专家,先后建设威海市现代果业专家大院、束怀瑞院士工作站示范基地和威海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定向设立研究课题,推动合作共赢。在此基础上,促成辖区樱聚缘等农业龙头企业与威海农科院联合协作,共同制定发布了《苹果园支架系统架设技术规范》《苹果矮砧轻减集约栽培技术规范》等省、市地方标准及团队标准40项,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也正是依托这样的合作基础,汪疃镇通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深度联动,已引进苹果品种80余个,极大丰富了威海苹果的品种资源库。
更值得称道的是,汪疃镇精准破解了当地苹果产业的痛点。“此前威海高标准果园很难寻觅到带分支的优质大苗,我们入驻后,彻底攻克了这一难题。”王仙林举例道,优质苗木与普通苗木的效益差距十分显著:普通苗种植次年亩产仅几百斤,而优质苗可达三四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