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临朐:从“议事链”到“共富链”的治理新篇
2025-08-13 17:19 大众网
“板栗种植户这么多,价格忽高忽低,卖不上好价钱怎么办?”青杨峪村的议事会上,村民赵本军的话戳中了大伙的心事。带着这个问题,他们走访了产业大户赵金福,最终议出了“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法子。如今,青杨峪村板栗合作社吸纳了14个村的726名社员,统一育苗、统一施肥、统一找销路,还搞起了板栗深加工。“我家种着10亩地板栗,从种植到加工全产业链都能受益,光分红就两万多!”加入合作社后的赵本军算起账来笑得合不拢嘴。
在马家沟村,另一种治理图景同样动人。这个曾因集体经济薄弱发愁的村庄,以“全民志愿”破解难题:修村志时,“一家族出一人”组成志愿队,退休教师、热心村民齐上阵;人居环境整治中,“一人一锨”行动让村民自主维护清洁,省下第三方服务费;护林防火、防汛防溺水工作,41名党员带头轮值,村民志愿参与,既减轻集体负担,又凝聚了人心。
“以前请人干活要花钱,现在大家笑着把活干了。”村民马长义说。如今的马家沟村,不仅成了省级和美乡村,更让“我为人人”的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同样尝到甜头的还有博石村,通过引入艾草产业,带动附近大博石村、小博石村、响水崖村集体经济增收、农民致富。“我们计划将艾草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亩。”博石村党支部书记郎义玉说,据预计,今年仅艾草产业即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近6万元。
“村里的事,大伙商量着办,看似麻烦,实则顺了民心、聚了合力。”九山镇镇长叶森说,这股合力,正是乡村振兴最足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