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营经济“三重 buff”叠满:需求稳了、新质火了、市场活了!
2025-08-14 06:51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顾春太认为,山东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提升,将夯实山东畅通“双循环”的基础,推动全省产业链优化提升并补齐关键短板。
当前,国内部分产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内卷”困境。“中小企业把握‘双循环’战略机遇,积极拓展中亚、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借助RCEP政策红利与‘中亚论坛’等平台,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实现价值升级。”山东省中小企业服务联合会会长李新峰建议。

新质生产力的“培养皿”
今年6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31届半导体年度奖颁奖典礼上,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岳先进”)凭借其在碳化硅衬底材料技术上取得的突破,获“半导体电子材料”类金奖。这是该奖项设立31年以来,中国企业首次荣膺金奖。
“在碳化硅这一领域,天岳专利数量居全球前5位。碳化硅衬底材料的技术门槛高,至今仍有很多业内公认的国际性难题。公司成立之初就重视研发工作,持之以恒抓技术抓创新。”天岳先进董事长宗艳民说。
民营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效应首先应体现在工业领域。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其中,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0.1%、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4个百分点。
这一点也体现在山东民营企业在全球高端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上半年,山东民营企业高端装备出口349.3亿元,增长58.9%;电子技术产品出口231.8亿元,增长26.5%。船舶、电动汽车、机床出口分别增长98.6%、79.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