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枣庄 | 八秩风华映初心 烽火记忆照前路
2025-08-14 16:14 海报新闻
海报设计:杜文川
本网评论员 田甜
八十年光阴荏苒,运河水依旧流淌,却早已洗去当年的血色;山楂树枝繁叶茂,悄然掩盖了曾浸透汗水的足迹。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回望台儿庄的弹痕、邵性运老人的军功章,还有铁道游击队在微山湖畔留下的传奇,那些烽火淬炼的民族精神,始终是照亮前路的精神火炬。
台儿庄古城的弹孔墙,是历史最深刻的镌刻。28米高的清真寺望月楼,7天7夜的拉锯战,57名敢死队员仅13人生还的壮举,无不诉说着1938年春天的浴血奋战。而在枣庄的铁道线上,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们扒火车、炸桥梁,以“飞檐走壁”的智勇穿梭于敌寇眼皮之下。这支部队与台儿庄的勇士们遥相呼应,共同谱写了鲁南大地的抗战史诗。
枣庄山亭区的山楂树下,96岁的邵性运老人抚摸军功章的手,仍能精准还原当年“蚂蚱拍”里藏情报的弧度。15岁的少年蹚过了60里山路,以一串蚂蚱为伪装,将日军部署图安全送达,换来孔庄伏击战的胜利。这个曾与13个放牛娃握拳立誓的孩子,用稚嫩肩膀扛起的不仅是情报,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如今,家乡的服装厂机器轰鸣,“致富果”挂满枝头,恰是对当年“拼尽全力守护寻常日子”的最好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