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村村有好戏 | 藏在蒜黄里的 “增收密码”

2025-08-15 08:47   新派客户端

  8月11日,潍坊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韩家王封村的头茬蒜黄上市,卖出了每斤11元的好价钱。韩家王封村400亩大棚年产蒜黄1000万公斤,仅蒜黄一项,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竹竿与钢架撑起的不只是薄膜与棉被,更是农户们沉甸甸的收益和实打实的好日子,勾勒出安丘乡村产业蝶变升级的鲜活图景。

  从竹架到钢架:

  400亩蒜黄的“增产密码”

  走进潍坊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韩家王封村,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蒜黄大棚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棚内密密麻麻的蒜黄厚实挺拔,嫩黄的叶片透出一股浓郁的蒜香。该村新建的第三代钢架大棚,竹竿与钢管交错撑起的穹顶下,黑色地膜整齐覆盖着田垄,水冷空调自动化调节系统使棚内温度始终稳定在18℃至22℃的黄金区间,适宜蒜黄生长。

  韩家王封村党委书记马建清介绍,他们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蒜黄,到如今拥有184个蒜黄大棚,每个棚占地2至3亩。得益于新大棚的优异性能,这里实现蒜黄一年4次轮作,多的达到5茬,亩产高达5万公斤,按往年每斤4元至4.5元的稳定行情,一亩棚纯收入能有8万到10万元。全村有41家农户种植蒜黄,户均年收入四五十万元,有的大户过百万元。韩家王封村蒜黄的规模和品质,在潍坊地区首屈一指。

  种植户韩建义去年种了8亩蒜黄大棚,今年又扩建了8亩,盼着卖个好价钱。

  全链赋能:

  从田间到舌尖的“黄金产业链”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