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领航”民生路 宁津县刘营伍乡王营伍村的和美乡村进阶记
2025-08-15 10:43 海报新闻
代表们曾牵头把“自来水改造”写进村里的民生清单。为让工程更接地气,他们带着施工队挨家串户量尺寸、定方案,结合老人多的特点建议“水表装低些”,考虑到不少家庭种着菜园,特意提出“在院墙边预留浇菜水龙头”。施工期间,村民们自发组成“义务监督队”,有的送绿豆汤,有的帮着照看建材,曾经“各扫门前雪”的邻里,因这项民生工程拧成了一股绳。如今,埋在地下的管网早已铺就,村民们打开水龙头,看着清澈的水流淌而出,脸上总挂着满足的笑意。
赋能:一条链串起幸福,和美乡村有实感
道路要拓宽、管网要升级、环境要整治……在王营伍村,民生改善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人大代表们意识到,和美乡村建设得有“系统思维”,才能让村民的幸福感持续“加码”。
趁着排水沟改造的契机,村里同步启动了“道路拓宽+环境整治+排水沟改造”组合拳。原本6米宽的主路拓至8米;管网施工后留下的空地,计划改造成“口袋公园”,村民们已经开始讨论“要种月季还是紫薇”。以往淤塞发臭的排水沟,也趁着施工空档清淤疏浚、加盖修整,雨天污水横流的景象成了过去式。从“走得通”到“走得舒心”,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从“污水横流”到“清水畅流”,一个个具体的民生改善,像珍珠一样被串成“幸福链”。
“以前盼着‘解决问题’,现在想着‘过得更好’。”村民们的话里,藏着最真实的获得感。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人大代表用“铁脚板”丈量民情、用“真行动”回应期盼的生动实践——他们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却把“为民履职”四个字,刻进了乡村变迁的每一个细节里。(通讯员 齐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