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头的出品方名单,为何越来越长?
2025-08-16 14:23 中新经纬
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通过多方出品的方式整合作品资源已成为明显趋势,许多作品都有跨界资本参与出品。电影行业呈现出“一方主控、多方出品、互相协助、抱团发展”的态势,这有利于把控电影制作风险、整合爆品资源、调配产业链资源。
据中新经纬梳理,国产电影的出品方和联合出品方分为多种类型,一是传统电影公司、院线公司等,如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二是互联网企业成立的影业公司,如大麦娱乐、爱奇艺影业等;三是互联网票务平台相关企业,如淘票票和猫眼等。此外还有艺人经纪公司、影视音乐公司等。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投融资报告》将电影项目出品主体归纳为三种,分别为国有主体与非国有主体,上市主体与非上市主体以及互联网主体与非互联网主体出品。在规模以上票房影片中,国有主体的出品次数和影片数量相对较少,但其票房贡献显著。上市主体和互联网主体则在总票房要房上显示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互联网主体在出品次数上占比19%,影片数量占比 68%,总票房贡献占比达到 90%,表现较为突出。
例如在2025年春节档上映的动画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累计票房8.21亿元,位列2025年春节档票房第四,该影片出品方和联合出品方数量分别为7家和16家。其中,华强方特旗下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为出品方,拥有“熊出没”等IP并参与制作。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出品方之一,而该公司全资控股的北京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票务平台猫眼运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