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育苗产业 昌乐鲁乐农书写现代农业转型答卷
2025-08-16 16:03 大众网
种苗品质与产能的“双提升”,是最直接的成果。精准的环境调控让种苗“长势齐、体质好”:株高、茎粗等指标的变异系数从15%降至5%以下,整齐度显著提高;抗逆性增强,移栽后成活率从80%提升至95%以上。产能方面,智能化系统使育苗周期缩短10-15天,每年可多培育1-2批次,年育苗量从传统的1000万株增至1500万株,产能提升30%-50%,为市场提供了更充足的优质种苗供给。
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的“双跃升”,让基地运营更具竞争力。人力成本大幅降低:1名技术人员可管理5-10亩育苗区,较传统模式提升5倍以上,人力成本下降60%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药使用量减少50%,肥料利用率提高30%-40%,每亩综合成本降低约1200元。管理上,中控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记录,种苗合格率可追溯,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误操作率下降80%,管理精度实现质的飞跃。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优质种苗带来10%-15%的溢价空间,叠加成本下降,每亩综合经济效益提升30%-50%,年增收超500万元;线上销售占比达20%,物流与管理成本降低15%。生态方面,病虫害发生率降低40%,农药残留量符合绿色标准,基地获评“昌乐县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了“赚钱”与“环保”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