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硝烟·一张报纸的抗战⑧丨徂徕山根据地发生了什么
2025-08-17 06:48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当时,当地党和政府的同志还在开会,仓促之下并未对这一突然出现的敌情加以分析或研究,而是按部就班地一面布置兵力,准备打击敌人;一面转移,继续开会。两小时后,根据地南西北三面都发现了敌情,到中午,东面也陆续发现了敌人,当晚,整个徂徕山陷入了重围——山区外围30多个村庄全部被占了。形势急速恶化,转移也无处可转了,几天后,我党政机关不得不撤出了徂徕山根据地。
1942年,日军改变了策略,一方面保持阶段性“扫荡”,另一方面通过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对根据地进行蚕食。几个月下来,蚕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日军对徂徕山周边的蚕食从2月开始,先是在山口要道建立岗楼,封锁道路。5月在赵家沟等地设据点,迫使当地群众挖了一道宽两米、深两米、长达三十余里的壕沟,山区外围一百六十余里都修封锁沟,沟外修公路,不能修沟的则修又高又厚的封锁墙,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徂徕山区。
占领之后,日军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以封锁沟、封锁墙为界划设“无人区”,将居住山里的700多户村民尽逐山外,断绝行人,不许种地。大肆抢掠后,将村民的四千多间房屋全部烧毁。规定群众进山种地、干活、拾柴,要到岗楼领取“良民证”,否则以“私通八路”论处,赵家沟兰永会、枣行村王继德、洪河村张树坡等人没领“良民证”进山,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围困、清乡,目的是隔绝人民群众与八路军之间的鱼水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