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部分地区有白纹伊蚊分布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不可怕
2025-08-17 08:08 大众新闻客户端
在国内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后,山东省迅速响应,全面加强防控工作。各级疾控中心开展蚊媒密度、抗药性和病原体携带情况监测,及时开展蚊虫消杀控制,加强疑似病例排查和入境人员健康监测,做好检测能力和应急队伍准备,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提供坚实保障。根据省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省部分地区有白纹伊蚊分布,虽然布雷图指数(衡量伊蚊密度的核心指标)低于传播阈值,但是公众仍需做好防护。
认识基孔肯雅热
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刘倜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咳嗽、打喷嚏,以及其他日常接触不会引起感染。患者发病第一周血液中病毒含量较高,是通过伊蚊传播的高风险期。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3-7天(最长12天)可能出现症状,最常见和典型的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关节疼痛,尤其是手腕、脚踝等小关节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肌肉痛、皮疹、恶心、疲劳等其他症状。多数患者一周内会好转,约30%-40%患者关节痛可能更长时间。目前对基孔肯雅热感染的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防蚊灭蚊是预防关键
预防基孔肯雅热,最核心的措施是杀灭成蚊、清除蚊虫孳生地、避免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