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十四五”期间,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2025-08-19 12:48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建好用好场地设施是群众关心的话题,也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8月19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目前社区15分钟健身圈得到基本实现,群众依托场地设施,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开展健身活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一方面,国家体育总局积极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在近2万个老旧小区、5000余个城市公园配建了17万多套乒乓球台等小型多样的健身设施,让老旧小区变身为活力社区,城市公园升级为运动公园,群众锻炼有了新去处。另一方面,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高品质健身需求,不断加大“三大球”场地、体育公园、滑冰场、滑雪场、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力度,类型丰富、功能齐全的场地设施成为群众健身的热门选择。截至2024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共有1300多个,“无体育不公园”成为群众健身新风尚。

  “城市人口密集区场地设施供需问题是‘老大难’问题,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丁东表示,“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各地变废为宝、见缝插针,在公园绿地、桥下空间、老旧厂房等金角银边配建健身场地设施,昔日杂草丛生的立交桥下、生锈斑驳的废旧厂房变成了普惠共享、幸福和谐的灯光球场和健身驿站,越来越多的健身设施点缀在城市‘肌肤’之上,为钢筋水泥城市不断增添‘体育温度’。”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