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知不道”刷屏出圈,《生万物》带火山东方言
2025-08-25 16:4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剧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生万物》原著作者赵德发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剧集要表现山东的方方面面,语言是其中之一。观众跟着剧中台词学说山东方言,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如此热烈的讨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还注意到不少外国网友也开始学说山东话,这是多好的一件事。”
编剧王贺在剧本创作中极为注重方言与民俗的融入,“我对方言有执念。为保持作家赵德发老师的原著风格,剧中所有第一人称‘我’都写作‘俺’。2022年冬,我到山东莒南实地采风之后,又再度调整,将台词中‘拉呱’、‘耍妖翘’等地方方言反复运用。”这些在剧中自然穿插的山东方言,为剧集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丰富了剧集内涵。
《生万物》中,林永健与倪大红在田间地头的“互呸”,以轻喜剧的叙事方式成功“出圈”。此外,山东方言中的“俺”被网友活学活用,开创了基于“MBTI人格测试”形成的“I人(内倾型)”和“E人(外倾型)”之外的第三种人格——“俺人”。“扎觅汉”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山东方言,从剧中角色的台词变成了观众日常互动的流行语,网友们纷纷用学说方言的方式表达对剧情的喜爱,形成独特的观剧文化。
地域文化的深层表达
从文化角度看,方言承载着地域文化和集体记忆,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当镜头从日常对话移向更具仪式感的场合时,民俗便成了洞悉这片土地伦理与信仰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