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苗报价暴涨180%,业内人士称暂时不会对消费末端产生较大影响
2025-08-28 07:07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鸡苗市场低迷,行业普遍通过提前淘汰种鸡、脱毛蛋甚至毁苗等方式降产降损。
“6月份行情差时,我们每羽鸡苗亏损超1元。”山东博大禽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学才说,当时公司种鸡存栏量有125万套,为了降损,将原本66周才淘汰的种鸡在60-64周时提前淘汰,4个鸡场共淘汰25万套。
进入7月中旬,此时补栏可使毛鸡出栏避开三伏天。另外,随着学生秋季开学将近以及中秋、国庆假期的来临,市场掀起一波备货潮。养殖端补栏情绪逐渐回升。
供给端产能持续收缩,养殖端补栏需求持续扩大,短期内的供需失衡,推动鸡苗价格大幅上涨。
“即使在鸡苗行情最好的年份,6-7月上旬也是全年的价格最低点,7月中下旬开始价格回暖。”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价格波动可以解读为产业大周期和内部供求小周期阶段性回落重合造成。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消费不及预期,造成阶段性产大于销。
放进更长的时间维度看,过去20多年,国内白羽肉鸡苗市场需求是持续增长的,只不过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
2013年之前是需求增速最为显著的阶段。这一时期,供需双增,但需求增长尤为强劲,行业整体盈利状况良好。可观的利润促使鸡苗企业大量引种、不断扩大产能。
2013至2018年,由于前期产能扩张过快,企业开始自发去产能,加上受欧美禽流感暴发等因素影响,祖代种鸡引种受阻,产能进一步收缩。
2018年至2024年,鸡苗供需保持稳定上升趋势,且供大于求。进入2025年,种鸡存栏量升至历史高位,增速明显高于需求增速,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
鸡肉也会跟涨吗?消费者不必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