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健康基石——202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启动
2025-08-30 09:39 新华社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在现场赞赏中国公共健康环境建设领域的投入与实践。
“每天清晨,我总能看到众多北京市民在散步、慢跑、跳舞甚至游泳。”他表示,政府投资建设公园、绿化步道和健身基础设施,创造让体育活动变得有趣且可及的环境,正是健康促进的关键举措。
如今,这样的健康支持性环境正在全国蔓延。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84.17万个,面积42.3亿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逐渐成为现实。
除了硬件设施,无形的健康环境同样在优化。上海、深圳等城市实施控烟条例;健康科普知识融入地铁公交、社区宣传栏、短视频平台;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提供低盐低油餐食……一系列支持性环境建设,让健康成为更自然、便捷的选择。
科技创新成为新引擎
科技创新也正成为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的新引擎。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孙长颢在报告中分享,“精准营养”有望成为未来慢性病防控的关键策略。
“通过AI系统就能自动拍摄识别食材并估算热量和营养成分。”孙长颢说,未来,通过基因检测、代谢组学分析和肠道菌群评估,还可定制个人最适宜的膳食方案。
体重管理也因科技变得更为精准。智能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身体活动量、睡眠质量、心率变化等指标;移动健康应用提供运动建议和饮食记录,让体重管理更加科学。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表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不断健全健康促进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