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医疗科普不能成为牟利工具

2025-09-05 09:54   人民网-人民日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健是医疗科普的多面手和长期践行者。2018年以来,他创建了科普微信公众号,以文字、音频、漫画、短视频等形式发布原创心脏科普内容,涵盖了心脏领域多种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管理,目前已推送1100多个音频、120件漫画和250个短视频。此外,他还出版7本科普书籍,开通了短视频账号,在传统媒体上开设科普专栏和录制了许多科普节目。

  “做医疗科普和临床工作同样都很重要。我做科普不仅是热爱,也是出于医生的责任感。”刘健认为,对医生来说,仅依靠技术和药物来治疗患者是远远不够的。面对突发疾病,患者和家属常常很焦虑。医生做好医疗科普,可以让患者深入了解自己的病因、病情,同时又能粉碎健康传播的谣言,让患者重塑治愈的信心。

  医生做科普应立足自身专业,不能将其作为吸引流量、违规变现的工具

  重塑网络医疗科普生态,必须让医疗科普回归科学本质,避免医疗科普被商业利益“绑架”。

  “我只做妇科方面的科普。”梁静介绍,她2016年开始做科普,一开始做文字,后面短视频火起来后,转做短视频。她录的短视频都是用手机自拍的,相对一些专业团队制作的科普视频,画面比较单一,但她的短视频账号和百度健康账号都积累了不少粉丝。短视频主题都来源于门诊和临床病例,是广大女性比较关心的健康话题,内容通俗易懂。科普账号一直由她自己运行,不售卖任何产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