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工农互促,城乡融合 “莒南好例” 是怎样炼成的?

2024-09-20 07:19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现在的地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来耕种、管理,效率更高,收成更好。”耿洪强说,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四角岭村采取“支部+农户+农场”的路径,创办莒南县兴岭土地股份合作社,拥有大型机械100余台套,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合作社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水稻由原来的传统人工插秧发展到现在的无人机播种、机械覆膜种植、机械插秧;水肥一体化设施精准施肥,按需打药;全自动无人机和拖拉机,实现机械与北斗系统5G技术有机融合,手机点一下就能自动耕地、播种、打药。

  “合作社培育的小麦品种观奇4号到观奇11号,种植面积已达到15万亩,以后可实现每斤1元多钱的小麦到近3元的麦种的升值。”耿洪强说,村里新上了水稻、面粉加工生产线,注册“沂蒙禾园”“沂蒙谷润”品牌,每年仅加工车间就将为村集体增加15万元收入。

  农田由技术“代管”,农产品产业链也在不断延长,但农业所需劳动力逐渐减少,农民离开农田,该去哪儿就业?

  “很多工人都是周边村子的村民,车间里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干得多的一个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山东金鹏磨料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兴振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