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望岳谈|新质生产力绘就新“丰”景

2024-09-22 19:20   爱武城

丰收的背后,科技的力量举足轻重。山东农机业总产值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农机大省。如今,智能化农业机具、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纷纷“上岗”,2023年,有这样一组数据:山东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大宗经济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林牧渔加业机械化率总体达到60%。不仅如此,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如今的“铁马”,新农机装备“科技范儿”越来越浓,借助智慧农机,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在手机上“种田”,种地从“靠经验”到“靠数据”。

从昔日的“人拉肩扛”发展到“机器换人”,现代农业不能单纯靠机不靠人,怎样靠人?靠什么样的人?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紧密联系,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创新的“新农人”不可或缺。在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棚二代”有110多人,他们不仅建起了现代化蔬菜大棚,还带来新知识、新业态、新技术;在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王元虎返乡搞起黑猪养殖,打造集科研、种植、养殖于一体的农业农创园;在潍坊市昌乐县唐家店子村,梁其安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带领合作社培育高品质西红柿,并创立了“黄金籽”西红柿品牌,一年销售额超8000万元……一批批新农人扎根乡野,尝鲜新技术、涉足新业态,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兴农人”。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放眼田野,丰收已经开始,新质生产力正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大众新闻记者 田汝晔)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