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潍”度|千年之后,东坡文化为何依然能在潍坊诸城熠熠生辉?
2024-09-25 14:32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
他,为“超然台”赋名,以超脱凡世之眼,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不朽佳句。
他,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面对一班庸官腐吏,愤然斥责其“坐观不救亦何心!”
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以豪迈报国之志,开启了宋词豪放派与婉约派分庭抗礼的时代。
他,就是苏轼,而潍坊诸城,就是他950年前勤勉奉公、恪尽职守的地方。
9月22日-24日,“情牵家国·意在超然”“东坡行旅”潍坊(诸城)游宣传推介活动在潍坊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爱好者在此共同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领略苏轼的家国情怀与诗意人生,感受潍坊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千年之后,东坡文化为何依然能在潍坊诸城熠熠生辉?
东坡遗韵:讲述传承千年的密州佳话
潍坊诸城钟灵毓秀,文韵悠长,是鲁东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境内密水而得名密州。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39岁的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在他任职的两年里,不仅创下了诗词创作的新高度,还留下了一段鞠躬尽瘁、为政爱民的千古美谈。
苏轼到任时,恰值密州连年大旱、蝗灾泛滥,只见“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目光所及皆是疮痍。他不顾舟车劳顿,深入民间,明察暗访,把所见所闻写成了《密州谢上表》,将灾情如实上奏皇帝。他还请求豁免密州秋粮赋税,减轻百姓负担,从“特与量蠲秋税,或与倚阁青苗钱”中可见心系百姓、为民请命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