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我和共和国的故事丨“宁流千滴汗,不丢一粒粮” 平凡肩膀上扛起的粮食安全

2024-09-30 13:04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蒋丽君 张凤帅 毛冬琛 德州报道

  去年8月份,闫玉欣入职德州军粮集团,成为了一名仓储保管员。出生在农业大县德州市平原县的她,从小就担心自家粮食被收粮贩缺斤少两,现在终于自己掌管了自己碗中的粮,心里踏实多了。韩继强,是闫玉欣的老师也是她的领导,是粮食收储行业一名元老级人物,跟粮食打了30多年交道,见证着粮食储存行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手中的粮食韩继强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他们所在的山东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在今年的夏收中德州市夏粮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粮食丰产,建设更高水平的粮仓就尤为重要,这驱使着一代代粮食人不断想法把粮仓更新迭代,从平房小仓再到“黑科技”满满的现代粮仓,“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凸显得淋漓尽致。

  “储粮人”的记忆

  “1990年我刚刚参加工作,那时候进入了长庄乡粮站,没想到在这粮食行业一干就是30年了。”30年间,从乡镇粮站到如今的国企粮仓,韩继强一直在守护着老百姓碗中的粮。

  “这就是老式的粮仓,叫苏式仓,每个粮仓仅4米多高,储量也不大,一口仓也就能容纳18到20万斤粮食。”看着桌上的老照片,韩继强回忆起刚刚进入粮食行业工作的日子,感慨万千。现在,一口粮仓能够存储6000吨左右的粮食,比以前翻了数十倍。

50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苏式仓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