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一本能赚3万元!帮老人代写回忆录成“银发经济”新风口?

2024-11-08 15:47   封面新闻

  在赵宇希的客户中,有一些是人生经历丰富的企业家和非遗爱好者。赵宇希向记者分享了一位家住成都老人的人生故事。老人是一位客家文化传承人,年轻时,全村所有人都在开皮鞋厂时,老人反其道而行创业做鞋盒包装厂,攒下了第一桶金。退休后,因为对客家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老人花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去整理客家文化,并将它们传承整理下来。

  还有一些老人,只是普通人。“但即使最平凡的人,他都有很多故事可以聊。”赵宇希向记者分享了一位眉山朱师傅的故事。

  朱师傅的家境不算富裕,开着一家小的杂货铺,放在人群中并不起眼,他想写回忆录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培养出了3个大学生,这是他最自豪的事情,所以想记录下来。”赵宇希表示,但在和朱师傅聊天的过程中发现,朱师傅的人生经历同样很精彩。

  朱师傅出生于山里的贫困农村,他立志要走出大山,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铁道兵,参与成昆铁路的修建。据他描述,当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全靠肩扛手挑。据朱师傅自己的描述,在挖隧道的过程中隧道突然坍塌了,他亲眼看见一场惨烈的牺牲。

  转业后,朱师傅曾加入过粮油厂做营销,后来粮油厂破产倒闭,朱师傅也尝试过很多选择,最终开了一家小的杂货铺。“从这些经历中也能看出来,这些看似很平凡的人,其实他一点都不平凡。”赵宇希表示。

  回忆录就像一个小孔,从小孔中窥见的是整个时代的变迁风貌。在赵宇希看来,回忆录可以让老人们享受到独属于个人的精细化服务,同时也让家风、家规更加实物化。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