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济青”35周年,一渠清水成为青岛供水安全“生命线”
2024-11-20 11:32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辛振东 济南报道
今年是引黄济青工程建成通水35周年。11月20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引黄济青工程持续推进运行管理提质增效,全力保障胶东地区用水安全有关情况。
青岛是中国北方严重缺水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687.5毫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86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9.5%,人多水少是青岛市的基本水情。
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光临在发布会上表示,回望青岛发展历程,正是几代人打破经济发展水资源桎梏的奋斗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因水源短缺及连年干旱,大沽河连续实施四次应急供水工程,同步实行限时限量供水等措施,维持主城区基本供水。国家和山东省高度重视青岛市缺水问题,1989年11月建成引黄济青工程,缺水局面才得以缓解。多年以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供水60多亿立方米,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引黄济青工程通水以来,青岛市客水利用量从零增长至2023年的近4亿立方米,城镇用水总量从3亿立方米增长到近8亿立方米。同期,青岛市GDP从150多亿元增长至1.57万亿元,常住城镇人口从160余万人增长到近800万人,引黄济青工程为促进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13至2019年,青岛市遭遇连续干旱,大中型水库基本干涸,主要河道全部断流,客水成为青岛市主要供水水源,高峰期全市城镇供水总量90%左右为客水,引黄济青工程连续运行时间800多天,成为青岛市保障供水安全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