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件“回家”文物 为探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哪些研究依据?
2024-11-25 06:36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前,意大利查获并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据专家介绍,此次回家的56件文物大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年代大概距今5000年至4000年,生活在黄河上游的远古先民,用河水、泥土和颜料塑造出人类最初的文明。
这批文物的回归为我们探究中华大地上孕育的早期文明提供了哪些研究依据?马家窑文化到底有着多高的艺术价值?早在5000年前,是否就早有一条“彩陶之路”连接着东西方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什么?有何特征?
专家介绍,这批“回家”文物大多属于熟练掌握彩陶烧造技艺的马家窑文化,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间段。研究马家窑文化对于探究中华早期文明有何意义?这还要先从什么是马家窑文化说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郭志委:马家窑文化大概是中原仰韶人群,因为各种原因往西北开拓,适应了这边的环境,可以说它继承了仰韶文化重视彩陶的传统,同时又做了改进和创新,达到了史前彩陶的一个巅峰的状态。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区域之一,探究马家窑文化的缘起和发展脉络显得尤为重要。社科院考古所经过十年攻关,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距离马家窑村10公里的寺洼遗址又发现了一处马家窑文化的大型聚落。一系列重要发现都说明,当时这一区域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文明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