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何以中国丨老戏新生:濒临失传的渔鼓戏与基层剧团的互救之路

2024-11-29 10:59   海报新闻

  2006年3月,上任不足一年的王春贞会同王永昌、王新生、孙洪林等滨州市戏剧专家,赶到了渔鼓戏发祥地胡家营村,寻访渔鼓戏老艺人,挖掘传统曲谱、剧目以及文物。

  经过多次考察、反复思考,王春贞等人决定,剧团从吕剧转向渔鼓戏。

  在积累了大量原始唱腔及口述笔记等珍贵资料后,剧团将原始的渔鼓戏剧本细致优化,并吸收借鉴了吕剧这一戏曲剧种的唱腔曲牌特点,改善精进以往道情戏的伴奏乐器,将“渔胡”搬上了伴奏舞台。

  为了参加第四届中国小戏艺术节,王春贞和剧团演员们紧锣密鼓编排了新渔鼓戏《审衙役》。

  2006年4月29日,渔鼓戏《审衙役》一搬上舞台就荣获了中国小戏艺术节等七项大奖。同年5月,沾化吕剧团正式改称“中国沾化渔鼓戏剧团”。10月28日,应文旅部社会文化司邀请,渔鼓戏剧团进京演出——这也是沾化艺术头一次进京。当年12月,沾化渔鼓戏被列入山东省非遗代表作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2007年10月,在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暨第二届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上,首次参赛的渔鼓戏剧团携郑板桥系列剧之一《审衙役》,以小戏类剧目第一名的成绩夺得“优秀剧目奖”。

  2009年,剧团排练的郑板桥系列剧之二《追龙缸》,再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的“优秀剧目奖”,沾化渔鼓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011年,郑板桥系列剧之三《打板桥》再登“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榜首,实现“三连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