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日日扁舟藕花里:元好问诗歌中的济南风光

2024-12-16 14:15   济南时报

  结合元好问来济南的历史背景以及在济南的诗文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明朗的情愫,可以分析一下诗人微妙的心理状况。就在此行的前一年金朝灭亡,元好问的处境是国家覆灭、百姓罹难的山河破碎之态。在聊城和冠氏时期,元好问的身份始终是“楚囚”,背井离乡,身受羁管,生活艰难且心情压抑苦闷。其实在被羁押管理期间,元好问应该是不被允许随意离开的。他之所以能出行至济南,应该是冠氏帅赵天赐对他的尊敬和关照。赵天赐与元好问年龄相仿,原本是冠氏富豪,在金元易代之际成为冠氏令,掌握军政大权。他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对元好问这样的文人礼遇有加。在这样的际遇之下,元好问才得以离开被管束之地,来一场行旅。

  如此,可以体会这场济南之旅对元好问的重要性。他终于可以从苦闷慌乱的生活中短暂地解脱出来,暂时忘记国破家何在的深深愁绪,转而将身心放纵在山水之中。这趟旅行中元好问是轻盈的、松弛的,只是偶尔流露出兴亡之叹。所以他也会在《济南杂诗十首》(其十)中特别强调自己是“看山看水自由身”,在济南他可以自由徜徉山水,不是那个时时受到监管的囚徒。这份自由,这场行旅,是诗人一次可以放飞身心尽情畅快呼吸的机会,所以他才会无比珍惜,不仅进行一场深度城市之旅,更是纵情写下了不少诗文。这场行旅,是城市之幸,也是诗人之幸。

  清人王士祯说:“元遗山济南赋咏尤多而工。”济南之行是元好问诗文创作的一个小高峰,也是并不在济南为官也不是济南籍的诗人元好问对济南山水资料留存和歌咏宣传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过灵岩寺,访龙泉寺并留诗作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