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双河洞已发现47具大熊猫化石,科学家从化石上解读哪些信息?
2024-12-17 13:24 央视新闻
近日,在贵州遵义绥阳县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的洞穴内,科研人员再一次发现一具大熊猫化石。这是二十多年以来,人们在双河洞发现的第47具大熊猫化石。
大熊猫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称为“活化石”,而这些洞穴里的大熊猫化石,最古老的已经有十万年。
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不见天日的洞穴里?科学家又从这些化石身上解读出了怎样的信息?
贵州双河洞已发现47具大熊猫化石 科学家从化石上解读哪些信息?
位于贵州绥阳的双河洞被称为“亚洲第一长洞”。根据今年最新的科考成果,已经发现一百多个洞口互相连通,洞穴长度达到437.1公里,排名世界第三。中外科学家对双河洞的联合考察从1987年开始。
贵州绥阳 双河洞某支洞的溶洞景观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德远告诉记者,大熊猫化石在中国南方并不罕见,但大多是零散的部位,双河洞独特的自然条件保存下难得的完整化石。从2003年至今陆续发现47具大熊猫化石,其中一些在洞穴内的部分区域相对集中,但采样检测发现,分别属于不同的时期,最早的超过十万年,离现在最近的也有近千年。
王德远:我们测年后发现它基本上不是同一个时期的,跨度几万年都有。最早的一个测了大概是超过10.2万年,但是大部分都是在3万多年到1万多年之间。还有一个是宋元时期的,大概有800多年到900年了。1万年以内的我们只发现了这一个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