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东修长城 济南六旬文物修复师为齐长城“把脉问诊”
2024-12-23 17:18 济南报业全媒体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其中,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齐长城,历经2600余年风雨洗礼,依然屹立在齐鲁大地,被誉为“长城之父”。在齐长城的起点——济南市长清区,有一名年过六旬的文物修复师,连续12年为长城“把脉问诊”。房立民,与文物打交道30余年,自掏腰包数百万元研发无机纤维文物保护材料,让齐长城焕发新生。
自费数百万元研发新材料 为齐长城披上“盔甲”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而对于房立民来说,不修长城非好汉。2012年,齐长城大面积修复工作启动,从济南到青岛,他参与了80%的重点段修复。作为年代最为久远的长城,齐长城损坏比较严重,有些地方已经消失殆尽,这给修复工作带来了不少难题。
要想治病,需先找到病根。有着“文物界中医”之称的房立民,开始给长城“把脉”。“齐长城的构造,分为土筑、石砌、土石混筑、石崖山险四种,土筑占了绝大部分。”他娓娓道来,由于没有太多的考古依据,他只能边研究土筑方式,边和设计单位沟通,制定修复方案。土筑的修复难点在于断面,生长的杂草和灌木覆盖了原本的构造方式,如果用土回填的话,容易风化和水土流失,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