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家书里的中国丨四代人300多封书信里的家风传承

2024-12-29 09:01   海报新闻

  “我响应党的号召,发挥老年中医知识分子的作用,发挥自己生命的余热,奉献给社会,我决定带病坚持上班。”这是1974年6月12日,韩秀增的父亲写来的一封信,当时他已74岁,虽身患疾病,仍决定返回工作岗位。信里写道,他每天走两里多路到医院,每天坚持工作半天,还收了4个徒弟,希望把自己的行医经验传给下一代。

  1985年,韩秀增的大女儿韩飞雪考上北京邮电学院。开学不久,韩秀增在给大女儿的信中写道:祝女儿成为铁姑娘,有健康身体,钢铁意志,做一个有机敏头脑的生活强者。我们的友情会帮助你走向人生的道路,克服艰难险阻,在失败的时刻振作起精神,在跌倒的时刻鼓励你爬起来,在顺利的时刻更加谦虚谨慎、提高警惕……

  从爷爷那一辈,到父亲、叔父和姑姑们,再到韩秀增自己成家立业、儿女长大成人,时代在飞速变化,每一代人的经历都十分不同,但写家书的习惯从未变过。韩秀增认为,在韩家,行孝树德是最重要的家风之一,每一代人用书信言传、用行为身教,子女后辈们耳濡目染,才得以传承至今。

韩秀增一家人合影。

  在韩秀增心目中,父亲就特别孝顺。“那时候粮食不够吃,父亲在食堂吃饭,每月仅30斤口粮,每一顿饭省一口,一年之中积攒下30斤粮票,兑换了30斤大米。我当时正在上高二,自告奋勇,在冰天雪地中骑车400多里地,把粮食送到奶奶手里。父亲的一片孝心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当时就想,当父亲年老的时候,我将竭尽全力赡养父亲。”韩秀增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