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彦岭: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人本身就越来越成为宝贵的资源。那更不用说年轻人,更不用说这个最有知识的这个高层次的年轻人,更是我们区域发展,最宝贵的一个资源。我们如果做到了这个青年友好,在我们学生上大学的时代,就给他们留下很好的一个印象,就像我们在一首歌里边,《成都》是吧?那一炮而火,也就是说这个大学时期,他正好是对周边各种氛围感受最深的一个时期,也是他最活跃的这个时期。所以说青年友好型城市,也没有一定之规。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和这个大学啊,和他们的学生会啊,和他们的校友啊,和在校的这个学生啊,形成互动,要多倾听他们的声音。比如说在这个社区打造上,一定有很多好的载体了,也是面对这些学生的,我们将来如何让他发挥更好的一个作用,让我们这个青年学生、师生,怎么和这个社区居民,形成一个好的互动。
要生活向兴的话,这个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融合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能够形成咱们社区和大学的双向开放。像现在我们大学可能对一些外部的一些人流的进入,可能还是会有警惕的。那么我们怎么去做好这些服务,形成更好的这种互融的一个氛围,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最终,我们说什么叫后半场呢?那前半场就是我们建设施、建载体,后半部分就是我们去建这个机制、建体制,能让我们这个载体能够活化起来。
主持人:谢谢董教授,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作为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驻地,请冀书记分享一下,山大路街道是如何发挥服务优势,与大学的智力优势密切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