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访谈 | 发展服务贸易,青岛要突出海洋优势
2025-01-16 07:03 青岛观客户端
“青岛发展服务贸易,要与先进城市对标,系统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赵福军从一组数据上分析:2024年前三季度,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中外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服务进出口过亿美元,占青岛市全市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为31.9%。运输服务进出口占青岛市全市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为25%。“这说明,目前青岛市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运输、建筑等领域,虽然结合了海洋经济、智能家电等领域特色,但特色和优势发挥得不够。目前海洋经济在服务贸易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运输;智能家电优势,主要体现在国际营销。充分发挥地方产业优势创新提升服务贸易,仍存在挖潜空间。”
在赵福军看来,加快发展海洋服务贸易,要从海洋运输、数字海洋、海洋旅游三方面入手。
未来,全球生产制造布局将加速调整,对我国港口运输带来潜在挑战。东盟国家加快发展生产制造业,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制造业回流,我国生产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等因素,都将可能会对港口运输增长带来一定压力。为此,青岛要巩固和提升青岛港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海洋运输。要不断提升青岛港功能,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权、航运服务业,不断提升国际运输、船舶登记、船员人员流动等自由化便利性水平,加快发展海铁、海空等多式联运和中转集拼业务。要拓展青岛港腹地,在巩固与已有国外港口合作的基础上,扩大港口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层次,不断建立沿海港口和内陆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