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日薪一两万 哈尔滨冰雕师:人做一半,天做一半
2025-02-02 06:31 封面新闻
冰雕师达到什么技术才能“出师”?郭忠良、陈荣欣等人都提到了“薄、镂、透”。“薄”乃需要克服冰块易碎特性,将飘带、翅膀等特定造型做薄,达到轻盈效果,且冰块反光性强。“镂”则是冰块的镂空、中空部分,如飞龙大开的口腔,让冰雕造型更立体。“透”则是作品表面光滑、切面干净利索,缝隙和穿插结构好。最后,陈荣欣还补充了一点:“秀”,则是指造型优美、作品观赏性高。
一个在校学习三到四年冰雕技术的学生,毕业后还需要经过大量的实操,方可掌握成熟的冰雕技艺,独立完成高质量冰雕作品。
“现在已经有四季冰雕馆,以及开设在夏季的冰雕展,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实践的机会更多,对自己的提升也更快”。郭忠良说。
除了漫长的学艺过程,艰苦而危险的工作环境也劝退了很多人。
“我们在雕刻过程中,并不能穿得太厚,因为一直在动,容易出汗,太阳落山温度下降时,身上的汗可能就会结冰。”同时,雕刻大件作品时往往需要冰雕师爬上高空,长时间作业也提高了意外风险性。陈荣欣说。
除此之外,伤病也是冰雕师无法避免的困境。祁小敏今年32岁,他讲述了冰雕前辈们在夏天遇到的现实问题:“夏天只能在冷库里作业,冰雕师从室内的零下15℃到室外的二三十度,身体要抗住巨大温差。上了年纪后,伤病就找上来了。”
晶莹剔透的冰雕背后,实则是对从业人员耐心、技艺、胆量以及吃苦精神的考验。而能够耐住多年学艺寂寞,且经受住冰雪打磨的人,属实不多。
“我刚入行就只有几十块(一天),出于对冰雕行业的热爱,坚持走到今天。”郭忠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