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预防流感,哪些措施最有效?

2025-02-05 07:55   科技日报

  专家表示,早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可减少流感病毒的复制、传播,而且可有效缩短病程,减少流感感染持续时间,有效预防重症和并发症的发生。

  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中明确的抗流感病毒治疗原则指出,在流感流行季,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获益最大。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有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患者和重型/危重型患者,如流感病毒病原学阳性,仍应采取抗病毒治疗。重型/危重型患者根据病原学结果,可适当延长疗程。

  由于变异快、免疫逃逸能力强,流感病毒一直都是传染病防控领域的重点“监控对象”。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对于抗病毒药物敏感,药物治疗有效。

  在多个抗流感病毒药物中,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由于见效快、阻断病毒传播机制明确为人们所熟知。“两种药的作用靶点不同。奥司他韦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可抑制病毒重要的蛋白活性,起到阻断病毒的效果。”河北省邯郸市人民医院院长、主任药师李楠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玛巴洛沙韦作为前体物质进入人体后,可合成一种能直接抑制病毒内部核蛋白的物质——巴洛沙韦,从而阻止病毒复制。

  一项发表在《柳叶刀·感染病学》上的研究显示,相较于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能更快地阻止病毒排毒。“有的患者吃奥司他韦效果不明显,服用玛巴洛沙韦或将更好地缓解症状。”李楠说。

  李楠提醒,也有患者可能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想“药到病除”,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然后对症用药。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