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勇当排头兵,迸发更多“第一个”
2025-02-05 15:45 大众新闻
以历史眼光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山东长期位居全国地区生产总值前三位,靠的是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以农业农村改革来说,20世纪70年代末,以东明县为代表的菏泽地区率先探索和推行大包干,成为全国最早进行的大规模土地改革,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先声;以企业改革来说,1985年,因为电冰箱质量有问题,张瑞敏决定砸掉仓库中不合格的76台冰箱,让职工“干好干孬一个样”的意识成为历史,海尔从此成为企业发展的质量样板。这两件事影响长远,分量正在于发出改革第一声。
以现实眼光看,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的澎湃动力。近些年,山东通过刀刃向内的改革,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协调融合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文化“两创”等各方面,努力在改革中蹚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2024年,山东细化推出414项改革事项,其中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资源重组等10项牵引性集成改革,探索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省级试点。通过深化改革,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速建立,数字政府等创新改革引发效率革新,构建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制度体系。以港口改革为例,山东港口集团成立5年来,改革为先、优势互补、错位协同、融合发展,货物吞吐量连跨五个亿吨台阶、突破18亿吨,助山东连续3年保持全国沿海省份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