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赫赫而无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闪耀群星为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

2025-02-07 19:42   海报新闻

  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落后,在核潜艇研制领域更是一片空白。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国外还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这无疑给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的研制之路。

  为了掌握核潜艇的核心技术,黄旭华和同事们开始了艰苦的调查研究。他们大海捞针般地从国外的报刊、杂志中搜集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哪怕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张简略的草图,都如获至宝。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日日夜夜、月月年年,算出了首艘核潜艇的几万个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常常是两组人同时计算,反复核对,直到结果一致。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他们对每一个零部件、每一块边角余料都要一一过秤,“斤斤计较”。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黄旭华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他远离家人,扎根在核潜艇研制基地,30年的时间里,与家人聚少离多,甚至父亲去世时,他都未能见上最后一面。这种为了国家利益,舍弃个人情感的精神,正是他使命感的最好体现。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倾注在了核潜艇事业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使命的担当 。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成功下水,这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里程碑,也是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多年努力的结晶。那一刻,黄旭华激动得热泪盈眶,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在这一刻化作了无尽的喜悦和自豪。1974年8月1日,这艘核潜艇被命名为 “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海军从此跨入了 “核时代”。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