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时评丨哪吒闹海:文化自信的三重破浪
2025-02-08 10:57 大众网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赵亚琼
文化自信不是喊出来的,是千千万万个哪吒用混天绫捆出来的。
![](https://appimg.dzwww.com/share/2025/02/08/37d547a10ed43f7.jpeg)
五年前,“魔童”哪吒横空出世,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彻底点燃了观众的热血。如今,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依旧好评如潮,票房更是一路走高。从让人惊喜的单日6.1亿元,到随后单日7亿元+、8亿元+,一路飙升,“高开疯走”。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6日,《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越《长津湖》票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在这里,作者有三句话想说:
数字背后是觉醒的文化胃
当《哪吒2》登上中国影史榜首,这不仅是市场的胜利,更是文化胃口的觉醒。五年前,《哪吒1》用50亿票房证明“中国故事能赚钱”;五年后,《哪吒2》用90亿的野心(票房平台预测数据)宣告“中国故事更值钱”。
票房不是数字游戏,而是民心所向的晴雨表。观众用真金白银投票,狠狠打了“好莱坞即王道”的陈旧逻辑一记耳光。从“看别人的神话”到“讲自己的传说”,中国观众终于明白——
最好的爆米花,是用五千年文明的火候炒出来的。
![](https://appimg.dzwww.com/share/2025/02/08/37d547a-32df1490.gif)
老IP如何炼成新信仰
老故事新讲法,让千年神话长出时代的筋骨。当西方还在用超英电影贩卖个人英雄主义时,《哪吒2》早已把“我命由我”的东方哲学,熬成了年轻人对抗内卷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