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近年来,中国芯片产品进口额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种趋势背后是中国本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开始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而青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还在百亿级别,这与青岛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地位和市场份额严重不符。为此,在今年的青岛两会上,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嘉星晶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迪表示,要充分依托青岛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和优势,强调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加快推进以关键材料、设备和软件为核心的半导体芯片基础技术研究,打造面向全球的芯片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平台。
![](https://appimg.dzwww.com/dzcloud/20250209/d05d1f7ef634508902b20b2c7a65f421.png)
肖迪表示,青岛做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具备深厚的基础和潜力,随着芯恩、京东方、物元半导体等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头部企业的落地,本地龙头企业海信、四方思锐等企业的发力,青岛开始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布局和快速发展的快车道。青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特色创新,这样才能掌握住发展的主动权。
为此,她建议,青岛要牢牢抓住细分领域尤其是化合物半导体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机会,聚焦并深耕半导体化合物材料、新一代器件、新一代半导体设备等细分领域,构建青岛市特有的半导体产业创新和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