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人感染禽流感冬春季多发,别错过这些预防关键

2025-02-08 15:15   海报新闻

  人群普遍缺乏对禽流感病毒的预存免疫,但由于禽流感病毒具有较严格的宿主特异性,一般认为人群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仅可造成少数个体暴露后感染和发病。

  从事家禽养殖、运输、加工、交易等高危职业史的人群是需重点关注人群。

  人感染禽流感的症状

  临床表现因感染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而异。重症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潜伏期:一般为1~7天,个别可达12天以上。

  早期症状: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重症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5~7天出现肺炎,多有中至重度ARDS,部分出现休克、急性肾损伤、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Reye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脑病、细菌或真菌感染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活禽和病死禽

  避免接触生病或死亡动物,包括野生鸟类,与动物或其环境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不要购买活禽,鼓励购买集中宰杀处理好的冷鲜或冰鲜禽。

  注意饮食卫生

  生禽、畜肉和鸡蛋等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后。

  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及时就医

  若有发热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诊,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发病前有无禽类或禽类制品接触史,是否去过活禽市场等信息。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