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富贵花”变“富民花” 牡丹深加工产业在菏泽“绽放”

  一朵牡丹花绽放出“花样经济”。截至目前,菏泽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有120余家,生产的11大类260余种牡丹深加工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牡丹产业年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产业直接带动就业人数逾1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50万人以上。

  牡丹文创蓬勃发展

  在牡丹区吴店镇鹁鸽堂村的“曹州刻瓷”非遗工坊,用白瓷、青瓷、骨瓷等瓷盘雕刻的牡丹花卉作品琳琅满目。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刻瓷代表性传承人马宪荣介绍,这种技艺以瓷为“纸”,以刀作“笔”,在陶瓷上雕刻牡丹图案并涂色,是一种结合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门艺术的传统手工艺。

  近年来,牡丹区着力实施牡丹文化品牌塑成工程,发展培育牡丹文创产业,牡丹刻瓷、骨雕牡丹、牡丹瓷、牡丹面塑等一批牡丹文创产品走俏市场。

  与牡丹刻瓷不同,牡丹瓷是以优质白瓷土为原料,以牡丹为原型,经过手工捏制、成型、素烧、施釉、釉烧以及创意组装等多个工艺流程形成的艺术品。“牡丹瓷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没有固定模板,也没有规定的形态。”黄堽镇的牡丹瓷工艺师田森说,牡丹花的造型全靠师傅个人的工艺把握,是独一无二的。目前,发簪、戒指等一些小而精的牡丹瓷装饰品已陆续上市,深受市场欢迎。

  牡丹区深入挖掘非遗技艺和传统老手艺,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设乡村非遗工坊、培育品牌手造企业、开展技能培训等举措,鼓励支持手艺人研发加工形式多样的牡丹文创产品。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建成文创规模企业10余家、“文创微工厂”370余个,年产值过10亿元,带动3万余名村民就业家门口,人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