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评|扮玩出新意 民俗文化焕新彩
2025-02-10 16:51 鲁中网
鲁中网记者 徐梦迪
正月以来,各地民俗文化活动百花齐放,2025淄博民俗展演大荟也如约而至。今年的展演丰富多彩,不仅涵盖了芯子、舞龙、舞狮、高跷等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还结合了街舞、走秀等舞台表演艺术,打造了沉浸式的体验场景。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看扮玩、闹新春,相关短视频一次次刷爆“朋友圈”。
民俗文化活动为何深受人们喜爱?民俗文化,重在“民”字,落在“俗”上,是扎根于民间传承千年的精神密码。它源于日常生活,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娱乐等息息相关。民俗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节庆活动等,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扮玩,作为淄博市的特色民俗文化,承载着淄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闹扮玩”也成为淄博人民“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灵魂所在。
根植传统,让民俗文化活起来。
扮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淄博的传统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一直活跃在民间舞台上。无论是气势磅礴的舞龙舞狮,还是独具特色的周村芯子,亦或是活灵活现的文高跷,在历届展演中都深受市民喜爱。今年,赢得市民欢呼与掌声最高的,当属“小狐仙”“徐媒婆”“颜神财神”等民俗形象。表演者们用细腻的表情、灵动的步伐,将这些民俗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举手投足间尽显文高跷的独特韵味。此次展演中,也有不少民俗表演是由非遗传承人担纲主演,为这场盛会增添了厚重的文化色彩。民俗展演无疑是淄博文旅最耀眼的明珠。
传承创新,让民俗文化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