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君山观潮 | 以“攻坚”之姿书写枣庄转型新答卷

2025-02-11 19:03   海报新闻

  项目攻坚离不开机制创新。枣庄建立“领导帮包+专员推进”制度,推行“零增地”扩产、“工业上楼”等模式,让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薛城区首创“函证并行”改革,审批效率提升80%;台儿庄区“船舶营运一件事”实现“1日办结”,以“减法”换发展“加法”。这些实践表明,攻坚不仅是力度,更是巧劲——用改革思维破解“成长的烦恼”。

  攻坚民生福祉,绘就幸福“新图景”

  发展的温度,体现在民生的细节中。2025年,市中区计划新建25.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同步推进10件民生实事,从教育到医疗,从养老到生态,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教育领域,集团化办学、“1551工程”靶向培养名教师;医疗领域,县域医共体建设让农村30分钟救治圈成为现实;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覆盖创业、落户等高频事项,办事成本压减50%以上。这些举措,既是对“人民城市”理念的践行,也为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民心。

  攻坚转型定力,释放城市“新动能”

  枣庄的转型,是一场“耐力赛”。从关停22处煤矿、削减产能765万吨,到锂电产业产值冲刺800亿元目标;从“一天三顿饭,两顿靠煤炭”到非煤产业占比超八成,枣庄用二十年蓄势,终迎来新兴产业“井喷”。这种定力,源于对“新质生产力”的精准布局——零碳智谷集聚欣旺达、吉利等龙头企业,“绿色能源+绿色制造”模式初显;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赛道抢先落子,让老工业基地焕发“年轻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