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筝鸣时评丨杨家埠灯会:点亮“非遗”的烟火盛景

2025-02-12 10:12   大众网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刘志伟 赵亚琼

  春节期间,潍坊寒亭杨家埠灯会,宛如一场盛大的传统文化狂欢,它以独特的魅力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浓郁的烟火气。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非遗”与民众深度交融的奇妙旅程。杨家埠灯会用一场古今融合的“光影盛宴”让我们读懂:非遗的命脉不在申遗名录上,而在每个中国人热气腾腾的生活里。

  当老手艺撞上新科技

  风筝博物馆里,匠人手中的竹骨绢面与无人机编队共舞;年画作坊中,木版拓印的《年年有余》与AR动画同框。当老手艺撞上新科技,变成了生活在当下的潮流。

  非遗,既刻着祖辈的指纹,也染着时代的像素。这场灯会用科技为老手艺插上翅膀,让千年技艺飞入年轻人的朋友圈。

  当非遗染上了烟火气

  盒子灯在夜空绽放,隔壁摊位的糖葫芦正裹着晶亮的糖衣,火龙钢花溅起铁水星辰,游客手里的烤面筋滋滋冒油,一切都在向我们展示,非遗传承最好的保鲜剂,就是街头巷尾的烟火气。

  当非遗从高高在上的“文化遗产”变成可触摸、可品尝、可穿戴的日常——古装写真馆的汉服、文创店的年画红包、祈福丝带上的手写愿望,原来传承非遗,就是“把日子过成非遗”。

  当守艺人遇上创艺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