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投保难、保费贵咋解决?四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2025-02-12 11:03 人民日报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一体化程度较高,智能设备和配件局部损坏可能需要成套维修更换。同时,目前新能源汽车大量采用原厂配件,维修和零部件供给渠道相对有限。较高的维修费用抬高了新能源车险风险成本,影响保费水平。”中国精算师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新能源汽车中的营运车占比高出燃油车10个百分点,且使用强度偏大;车主驾龄较短,35岁以下新能源车主占总体新能源车主的比例较同年龄段燃油车主占比高14个百分点。多种因素导致新能源车险阶段性出现赔付率高及亏损现象。
推动降低维修成本,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
《指导意见》的一项重点改革举措,是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协同,从源头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这是解决新能源车险业务痛点的“治本之策”。
《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这是指在新车上市时,通过时速15公里的低速碰撞试验,对该车型损失状况和维修成本进行评估,据此划分风险等级。车险费率将与风险等级挂钩。
从国际上成熟保险市场的经验看,车型风险分级结果会对消费者购车意向产生一定影响。
“通过将车险保费与风险级别关联起来的市场化手段,影响消费者购车选择,实现‘奖优罚劣’目的,促进车企从生产设计源头降低碰撞损失和维修成本,不断优化安全与维修经济性设计,更好保障新能源车主权益。”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说。